其实在三剑客风光之前,我对荷兰就已经情有独钟了,那是我在有机会通过电视录像看了瘦弱高挑的克鲁伊夫表演后有的感觉。在上世纪74年世界杯上,我认为那届世界杯就是克鲁伊夫的天下。他知道如何把球踢得漂亮,他和他的队友攻能上去、退能回来,始终在高速度奔跑,似乎从不知疲倦,433的阵型让他们将攻势足球演绎的淋漓尽致。尽管克鲁伊夫这位公认的天才球手没有带队捧得最后的世界杯,但丝毫不影响他在我心目中的英雄位置。
“三剑客”之后,荷兰又冒出“新三剑客”,当1994年的博格坎普带领新一代荷兰队再次征战世界杯时,依然令人敬望。同样是全攻全守,同样球踢得华丽,但是,天才云集的荷兰队还是无缘大力神杯。到了2010年,卷土重来的荷兰队又在世界杯刮起一股“橙色旋风”,而且一路狂奔又一次杀进决赛。然而,上帝依旧不给机会,让东道主西班牙队笑到最后。荷兰队啊!真是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可以说,从上世界七十年代开始,席卷全世界的荷兰旋风就把球踢得像郁金香那般漂亮芬芳,但遗憾的就是与冠军无缘,三届世界杯亚军,“无冕之王”的帽子他们都戴了几十年。也许是荷兰人的悲情,也许是得不到才是最好的,我依旧崇拜和欣赏着这支无冕之师。
无独有偶,本届世界要评写的第一场球,又是从荷兰队的比赛开始。作为A组小组赛的最后一轮赛事,之前已获得4分的荷兰人面对已无缘晋级的东道主卡塔尔队,本可替补上场拿1分便轻松晋级,但他们还是打起12分精神,全力地以2:0拿下这场球,尤其那个进球的8号球员,无论身体还是技术都很棒,依稀有些当年克鲁伊夫的影子。
因为对手太弱,整体实力的差距还没让我看出这支荷兰队的真实实力,但就这场球的整体战术而言,荷兰队还是运用的比较成功。尽管依旧是全攻全收的打法,但和他们当年的那种全攻全收相比,显然已有差距。当然,毕竟比赛的结果更重要,现在的荷兰队似乎更务实,进攻变得小心翼翼,远没了之前那激情四射的凌厉攻势。
似乎从上届世界杯开始,进攻足球就好像已经消失了,注重技术和进攻的巴西、西班牙、阿根廷等传统强队,一个个都早早地倒下,剩下防守为主的法国队和克罗地亚队进了最后决赛。本届世界杯似乎也有这个苗头,大家都在注重防守,都在踢功利足球,包括眼前的这支荷兰队。
为了小组赛确保出线,保守一些本也无可厚非,但这样的足球我很不喜欢。我还是崇尚技术型进攻型足球,崇尚美丽足球,光靠身体的强壮和长传冲掉,这样的足球看着没劲。所以冀希望我钟情的荷兰队,在进入16强淘汰赛后,能够放下务实和功力的战术,继续原有的那种激情豪放的打法,直至再次杀进决赛。
写了荷兰这么多,也说两句B组美国队和伊朗队的比赛。其实我对这场球的最终输赢并没有感觉,因为无论美国还是伊朗,都不是足球强队,他们也注定走不了多远。最让我感动的,是比赛结束后伊朗球员泪流满面的镜头。
由于政治原因,赛前这场球被有点过度解读。然而,比赛中双方球员都在为比赛拼搏,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做出超体育范围的动作。尤其在比赛结束后,伊朗球员埃扎托拉希坐在球场上伤心地哭泣,更感人的一幕出现了:两名美国球员上前对他进行了安慰,有一位还摸摸坐在地上的埃扎托拉希,并拍着他的肩膀,要将他拉起来。
这就是体育精神,足球回到了本来的模样,战火和硝烟,泯灭不了人类本有的善良和美好。美国队员好样的。看着这样的镜头,我又想到了为纪念本国妇女拒绝唱国歌的伊朗队回国后的命运,前途未卜的他们依旧坚持体育精神,坚持踢完最后一场球,我对他们表达由衷的敬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